什么是LGA、PGA、BGA類型的封裝?眾所周知,CPU封裝的類型主要為三種:LGA,PGA,BGA,其中LGA封裝是最常見的,intel處理器都是采用這種類型的封裝,而PGA封裝則是AMD常用的一種封裝類型。而今天裝機之家幫大家科普一下關于CPU封裝的知識,帶來LGA、PGA、BGA三種封裝方式對比,希望大家會喜歡。
什么是CPU的封裝?
CPU的物理結構由晶圓與PCB加上其他電容等單元構成的。
晶圓
至于晶圓為什么是圓的,主要是因為工藝以及后期方便切割以及利用率的考慮。那么切割下來一個小方塊就是CPU上的一個晶圓了。
▲CPU的物理構成。那么一顆CPU晶圓切割下來,與PCB連接,然后加上或者不加上保護蓋,這就是一個完整的CPU了。
但是!一顆CPU并不能可以工作了,他需要和主板連接,那么這個與主板連接的方式,就叫做封裝。(有點小饒,但是相信你可以明白)
封裝的類型主要為三種:LGA,PGA,BGA。
LGA:
LGA的全稱叫做“land grid array”,或者叫“平面網格陣列封裝”。
▲我們平時常見的Intel CPU基本都采用了這樣的封裝方式。
PGA:
PGA的全稱叫做“pin grid array”,或者叫“插針網格陣列封裝”。
和LGA相反,PGA則是把針腳集中在了CPU的PCB身上,所以你會看到CPU身上會有一堆的針腳,而主板只需要提供插入針腳的插孔就好了。而且由于本身需要多次移動,PGA的針腳相對于LGA來說強度會更高,即使出現了彎曲,也能通過相對簡單的方法恢復。可以說在保護上PGA是比LGA好很多的。
BGA:
BGA的全稱叫做“ball grid array”,或者叫“球柵網格陣列封裝”。
▲目前絕大部分的intel移動CPU都使用了這種封裝方式。
BGA可以是LGA,PGA的極端產物,和他們可以隨意置換的特性不同,BGA一旦封裝了,除非通過專業儀器,否則普通玩家根本不可能以正常的方式拆卸更換,但是因為是一次性做好的,因此BGA可以做的更矮,體積更小。
三種封裝方式對比:
嚴格來說,大家各有勝負,并沒有誰最好。
LGA:相比較于PGA而言,體積更小,相比于BGA而言具有更換性。但是對于更換過程中的操作失誤要求更嚴格。
PGA:在三種封裝中體積最大,但是更換方便,而且更換的操作失誤要求低。
BGA:三種封裝中體積最小,但是更換接近于0,同時由于封裝工藝問題,BGA的觸點如果在封裝過程中沒有對準或者結合,極有可能意味著報廢,所以相比于LGA,PGA成品率更低。
毫無疑問,LGA和PGA是推動著我們DIY愛好者發展的主要道路。但是隨著處理器的發展,特別是移動領域。但是隨著移動處理器的發展,Intel自四代過后逐漸放棄推出采用PGA封裝的移動處理器,改用BGA封裝,無疑這樣的舉動將會大挫未來的筆記本DIY玩家。而BGA封裝的處理器,極有可能隨著主板一起報廢,對于熱愛撿垃圾的垃圾佬來說,這簡直是一場浪費行為。
不過話說回來封裝方式,這三種封裝方式僅僅是CPU和主板交互的一種方式而已。也正是因為他只是一種方式,這也就意味著,BGA的CPU通過一個簡單的PGA PCB板,讓本來只是BGA的CPU變成P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