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fpc軟硬接合板布局的一般原則和布線PCB設計者在電路板布線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一般原則:
主要內容如下:
(1)元器件印刷線間距的設置原則。不同網絡之間的間距約束是電氣絕緣、制造工藝和元器件之間間隔的設置原則。尺寸等因素決定。例如,如果芯片的引腳間距為8M,芯片的[ClearanceConstraint]不能設置為1000萬。PCB設計人員需要為芯片設置單獨的PCB設計規則。同時,間距的設置也考慮到制造商的生產能力。
此外,影響元件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電氣絕緣。如果兩個元件或網絡之間的電位差較大,則需要考慮電氣絕緣問題。一般環境下的間隙安全電壓為200 V≤mm,即5.08V/mil。因此,在同一電路板上同時存在高壓電路和低壓電路時,應特別注意足夠的安全間隔。當存在高壓電路和低壓電路時,需要特別注意足夠的安全間隔。
(2)線型的選擇。為了使電路板易于制造和美觀,在PCB設計中必須設置線材的拐角模式和線型的選擇,可以選擇45°、90°和弧形。一般不使用銳角,最好采用圓弧過渡或45°過渡,避免90°或更尖銳的拐角過渡。
電線與腳墊之間的連接也應盡可能平滑,以避免出現小尖腳,這可以通過填充眼淚來解決。"當墊片之間的中心距離小于墊的外徑D時,線材的寬度可與墊的直徑相同;如果墊片之間的中心距離大于D,則導線的寬度不應大于墊的直徑。當導體在兩個墊片之間傳遞而又不與其連接時,應與它們保持最大和相等的間距;當導線和導體連接在兩個墊片之間而不與它們連接時,它們應保持在最大和相等的間距,它們之間的間距應該是均勻的、相等的,并保持在最大限度。兩者之間的間隔也應是均勻和相等的,并應保持在最大限度。
(3)確定印刷線寬度的方法。導線的寬度由導線的電流電平和抗干擾能力決定.電流越大,線就越寬。電源線應該比信號線寬。為了確保接地電位的穩定性,接地電流的變化幅度越大,線路就應該越寬。一般來說,電源線的影響應該小于信號線的寬度,地線也應該更寬。實驗結果表明,當印刷導體的銅膜厚度為0時。05 mm時,印染線的載流地線也應是寬的,可按20A/mm2即0計算。05 mm厚度和1mm寬導體可以流過1A電流。因此,一般寬度可以滿足要求;高電壓,10~30毫升的寬度可以滿足高壓的要求,大電流的信號線寬大于或等于40毫升。線與線之間的距離超過30米。大電流信號線寬大于40毫升。線與線之間的距離超過30米。為了保證導線的剝離強度和工作可靠性,應采用盡可能寬的導線來降低線路阻抗,提高在允許的板面積和密度范圍內的抗干擾性能。
對于電源線和地線的寬度,為了保證波形的穩定性,在允許電路板布線空間時,盡量加厚,一般至少需要5000萬。
(4)印刷導線的抗干擾和電磁屏蔽:導線上的干擾主要包括導線之間的干擾和電源線的干擾)印刷導體的抗干擾和電磁屏蔽,導線上的干擾主要包括導線之間的干擾和信號線間的串擾,合理的線路布置和接地方式可以有效地減少干擾源,使PCB設計的電路板具有較好的電磁兼容性。
對于高頻或其他重要信號線,如時鐘信號線,一方面應盡量寬,另一方面對于高頻或其他重要信號線,如時鐘信號線,應盡量寬,另一方面可取(即用封閉地線包扎信號線,相當于加一包地的形式使其與周圍的信號線隔離起來就是用一條封閉的地線將信號線"包裹起來,層接地屏蔽層)層接地屏蔽層。
1、基材
采用無膠基材,它和有膠基材的區別在于它的結合方式是利用熱壓機把銅箔和基材壓合在一起,相比來說它的柔韌性、銅箔和基材的結合力、焊盤的平面度等參數要比有膠柔性板要好。但它的價格比較高,一般只用在要求比較高的場合。
2、銅箔
采用壓延銅箔,壓延銅箔繞曲性要好,壓延銅箔單價比電解銅箔要貴,壓延銅箔分子緊密,柔性好,越薄柔性越好。
3、絕緣材料
絕緣材料采用PI,一般PI用作基底膜,即基材和保護膜中的基底膜。PI具有耐高溫可以進行焊接的特性,而且它的柔軟性,尺寸穩定性,絕緣特性,耐熱性,電氣性能和機械性能都非常不錯。
1、可撓性
應用FPC軟板的一個顯著優點是它能更方便地在三維空間走線和裝連,也可卷曲或折疊起來使用。只要在容許的曲率半徑范圍內卷曲,可經受幾千至幾萬次使用而不至損壞。
2、增加了可靠性
當采用FPC軟板裝連時,由于可在X、Y、Z三個平面上布線,減少了轉接互連,使整系統的可靠性增加,且對故障的檢查,提供了方便。
3、電氣參數設計可控性
根據使用要求,設計師在進行FPC軟板設計時,可控制電容、電感、特性阻抗、延遲和衰減等。能設計成具有傳輸線的特性。因為這些參數與導線寬度、厚度、間距、絕緣層厚度、介電常數、損耗角正切等有關,這在采用導線電纜時是難于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