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設計一個系統級電路時, PCB 生產制作的費用是永遠躲不過的,但是我們可以使用小IC封裝 (例如: WLP),來壓縮 PCB面積,從而節約成本。WLP 封裝比之前的封裝都要小,因為它們沒有焊線( bond wire — 硅片到基板的連接線),而是直接建立在硅片上的,如圖 1、圖 2 所示。這種封裝技術即節省了開發周期又節省了封裝成本。然而,為了最小化 PCB 成本,在 Layout 時需要進行更多的考慮。本教程就介紹了 WLP 的 Layout 技術,遵循本文檔技術要領進行 PCB 設計,可以降低風險,使系統更加穩定。
SMD 和 NSMD 焊盤
在布局布線之前,我們首先應該創建 WLP 的 PCB 封裝, WLP 圖紙提供了大量的尺寸信息(例如:封裝尺寸、誤差、 PIN 間距等),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事項,在創建IC 的焊盤( Pad)時,我們有 SMD( Solder Mask Defined )和 NSMD( Non-SolderMask Defined )兩種形式選擇。 SMD 和 NSMD 如圖 3 所示。
SMD:這種焊盤設計是綠油覆蓋焊盤的形式,其優點是在焊接時可以防止器件焊盤被抬高(小編注:因為焊球平整度不一致,高的會架空矮的,而 SMD 是一個下凹的結構,這部分可以容納高出的部分,如圖 4);其缺點是減小了 PCB焊盤和 IC 引腳的接觸面積,減小了相鄰焊盤的間隔空間,限制了走線寬度和過孔的使用。
NSMD:這種設計是綠油不覆蓋焊盤,并且跟焊盤有一定距離。其優點是增加了 PCB焊盤與 IC 引腳接觸面積,增大了焊盤與焊盤的間距(相對 SMD 來說),允許走更寬的線和更靈活的使用過孔;其缺點在焊接時器件焊盤容易被抬高(由焊球高度不一致性造成的)。綜合考慮,我們更推薦 NSMD 設計方式,這種方式有較好的焊錫連接性,使得焊盤、引腳、焊錫更好的封固在一起。在 WLPs 的 PCB 設計中,我們應該更理性更合理的去權衡 SMD 和 NSMD 的利弊,使我們的設計更加穩定。注意這兩種設計方式可以同時出現在同一個 WLP 封裝中。PIN 間距Maxim 提供 0.4mm 或 0.5mm 間距的 WLP 封裝芯片。 PIN 間距就是芯片上的兩個引腳的之間的距離,這個間距是相鄰兩引腳的中心距,大的 PIN 間距更方便的進行 PCB 布線。0.5mm PIN 間距(中心距):比起 0.4mm PIN 間距, 0.5mm 提供了更大的使用空間0.5mm19.7mil即相鄰引腳中心距為 19.7mil ,減去 IC 引腳 8.7mil ,我們有11mil 的布線空間。如果走線到引腳(或者焊盤)間距(邊到邊)設置為 3.5mil ,那么PCB 布線最寬可以走 4mil 。 4mil 走線 /1oz 銅厚最大可以通過220mA 電流; 4mil 走線/2oz 銅厚,最大可以通過 380mA 電流。 0.5mm PIN 間距 WLP 封裝的 Layout 設計,如圖 4 所示,它展示了走線的空間分布和尺寸大小。
0.4mm PIN 間距(中心距):比起 0.5mm PIN 間距, 0.4mm 在設計中略顯棘手。0.4mm 轉換成英制為 15.7mil 。它有更小的布線空間,這也意味著在設計中有更多的限制,同時也缺乏更多的靈活性。 0.4mmPIN 間距 IC 的典型引腳尺寸為 7mil ,留給我們只有 15.7 –7 = 8.7mil 的布線空間,當走線到引腳(或焊盤)的邊到邊間距設置在3mil 時,剩下只有 2.7mil (最大)的布線寬度,如圖 6 所示。 2.7mil 走線 /1oz 銅厚,最大可以通過 160mA 電流。用更厚的銅皮時存在一個問題,因為 2oz 銅厚等于 2.8mil ,大于走線寬度( 2.7mil ),這在制板工藝上是不允許的,因為在蝕刻 /電鍍處理是可能導致走線寬度小于 2.7mil 。表 1 提供了一個線寬和銅厚的尺寸參照表。
其他方案
在更小的 PIN 間距(例如 0.3mm ) WLP 器件設計中,如果使用更細小的走線(載流能力差)可能不能支持系統的正常工作,那么我們可以使用其他方法解決此問題,例如使用激光鉆孔技術,當然這個缺點就增加了成本,需要激光鉆孔是因為機械鉆孔有尺寸限制(機械鉆孔最小能鉆 10mil 的孔) ,除此之外,相鄰或對角 PIN 間距很小而不能扇出走線,因此要引入激光鉆孔技術。 PCB HDI激光鉆孔可以直接在焊盤上打孔(盤中孔)或在焊盤一旁打孔,然后金屬化孔洞,通過過孔就可以把走線引入內層。假如在設計中您已經引入激光鉆孔技術(高端音頻應用或移動電話常用這種技術), PCB成本不是主要問題,那么便可使用這種設計方案。如果設計必須要求低成本 PCB 設計方案(例如 LCD 顯示屏),那么這種方案就不太適用了。另一種不常見的設計方案是交錯焊球陣列( staggered-bump-array )的 WLP,示意圖如圖 7(僅示意,此圖不是標準交錯焊球陣列封裝),通過交錯 IC 上的引腳可以獲得更多的布線空間,但并不是所有 WLP 芯片提供交錯焊球陣列封裝,對于交錯焊球封裝,在設計初始階段,我們需要周密思考 Layout 方案。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缺少幾個引腳的 WLP 球柵陣列封裝,如圖 8(僅示意,此圖不是標準缺腳 WLP 封裝),這將有更大空間進行布線——或者打過孔或者在內層走更寬的線。不論哪種設計請周密思考設計方案。
結束語
在本教程中,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設計準則和設計考量,對設計 0.4mm 和 0.5mm PIN間距的 WLP 器件有所幫助。焊盤類型( SMD 和 NSMD)、焊盤件允許最大布線寬度和焊盤間布線方案的選擇(激光鉆孔、交錯陣列 WLP 等)在本文中都有提及,希望對設計 WLP 的工程師有所幫助。如有技術咨詢小編,VX:ipcblcy